回到主页
回到主页

宏观经济学笔记

李筠辉

· 商学课,社会系
点击此处在线下单完整版、配送

作者:

李筠辉:2017级会计学专业学生,连续两年获得人民综合奖学金。

名词解释:

1、实际GDP:以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它只反映实物的变化 。

2、名义GDP:以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它是各种物品与劳务的数量与其现行价格乘积的总和 。

3、潜在GDP:利用社会上的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能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最大量值。

4、膨胀性缺口:实际GDP大于潜在GDP的量

5、紧缩性缺口:实际GDP小于潜在GDP的量

6、投资乘数:是指均衡收入的变动量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变动量的比率。

7、边际消费倾向:新增加的国民收入所引起的新增的消费数量。

8、狭义货币:M1 = M0 +活期存款(含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

9、广义货币:M2= M1 +小额定期存款+短期储蓄存款

10、流动性陷阱:当利率低到某一点时,人们对货币的投机需求达到无限大

11、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就是指政府根据对经济情况的判断而机动地选择不同的财政政策工具的财政政策。

12、财政政策:政府运用支出和收入来调节总需求来实现政策目标。

13、货币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根据既定目标通过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整个经济以达到一定经济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

14、自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使其具有一种自动稳定经济的功能。

15、挤出效应:在货币供给不变的前提下,政府支出的增加,导致利率的上升,从而挤出了私人投资。

16、摩擦性失业: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寻找再工作岗位期间的失业。

17、结构性失业:因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所造成的失业。

18、凯恩斯主义充分就业:指不存在需求不足型失业情况下的就业水平,即只存在自然失业率。

19、周期性失业:(又称需求不足的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以实现充分就业时的均衡国民收入而产生的。

20、需求拉上式通胀:需求过度上升导致的通胀。

21、成本推动型通胀:工资率等要素价格上升导致的通胀。

22、结构型通胀:经济部门发展不平衡导致的通胀。

23、奥肯定理:(Artur Okun 1928-1980) 于1971年在《繁荣的政治经济学》中提出超出自然失业率1%的失业率将产生2—3%左右的GDP缺口

 

学习体验:

任课老师是张腊娥老师。一学期学习完,感觉上课气氛轻松,学习的氛围很不错,老师的教学模式是有些时候课前提问、有些时候是分享近期的宏观事件等,理论+现实的学习模式。期末包括名词解释、论述、简答、计算等。平时上课注意笔记记录,考试的重点平时都会在笔记中体现。笔者最后课程成绩90+。

上一篇
管理学整理
下一篇
服装材料学笔记(1)
 回到主页
所有文章
×

还剩一步!

确认邮件已发至你的邮箱。 请点击邮件中的确认链接,完成订阅。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