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
1. 心肺复苏术是指用人工的办法帮助(心脏骤停)的患者建立(呼吸和循环),从而保证心、脑等重要脏器的血氧供应。
2. 大脑缺氧 4~5分钟 ,脑组织开始发生不可逆的脑损害。
3. 毒蛇咬伤时,应使用利器将伤口切开,切开方式为 纵向切开
4. 现场救护的“生命链”的第二环节是尽早实施心肺复苏
5. 3m以下坠落的患者以四肢与颅脑伤为主;大于8m的坠落伤以胸腹部内脏损伤为多
6. 心肺复苏时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30:2
7. 窒息的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和儿童特别是婴幼儿
8. 成人气道梗阻急救时冲击部位在肚脐上两横指处
9. 对窒息婴幼儿施救时,背部叩击及胸部冲击的位置分别位于背部肩胛区、两乳头连线下一横指
10. 毒物大都数经肾脏排出,少数经消化道 、呼吸道及皮肤腺体排出。
多选:
1. 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包括(ABCD )
A、发病与特定的食物有关B、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爆发性
C、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D、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性
2. 自缢患者的主要致死机制包括以下哪几点( ABCD )
A、颈部绳索紧勒引起呼吸道阻塞,造成严重呼吸困难和窒息
B、颈静脉、颈动脉、椎动脉因绳索压力而迅速闭塞,致使全脑急性缺血,意识迅速丧失,导致脑缺血缺氧致死
C、绳索压迫或牵引两侧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迷走神经及其分支(候上神经),可导致反射性呼吸和心跳骤停而死亡
D、悬吊引起颈椎骨的脱位甚至颈椎骨折,而颈部脊髓撕裂可致高位截瘫、呼吸机麻痹
3. 通过哪几个表现判断患者发生心跳骤停 ( ABC )
A、 意识丧失 B、呼吸停止 C、 动脉搏动消失 D、 瞳孔缩小
4. CPR流程包括 ( ABC )
A、胸外按压 B、开放气道 C、 人工呼吸 D、 查看伤情
5. 关于烧伤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CD )
A、不能采用冰敷治疗烫伤,冰会损伤已经破损的皮肤导致恶化
B、需将水泡弄破,促进愈合
C、不要随便涂抗生素药膏或者油脂,黏糊糊的物质容易沾染脏东西
D、不能强行移除伤口处的衣服,必要时剪开
6. 心肺复苏可以终止的条件包括( ABC )
A、伤病员已经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B、有专业医务人员接替抢救
C、医务人员确定被救者已经死亡
D、已经拨打救护电话
7. 中暑的诱发因素包括( ABC )
A、过度劳累 B、睡眠不足 C、缺乏体育锻炼 D、消瘦
8. 哪些表现提示有可能从暴力倾向演变成暴力行为 ( ABCD )
A、面部肌肉紧张
B、急促不安或坐卧不宁
C、语速快且声调高
D、拒绝接触
9. 关于触电的危害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BD )
A、一侧上肢至另侧上肢, 通过胸部<一侧下肢至另侧下肢
C、 躯干左侧<躯干右侧
D、躯干左侧>躯干右侧
10. 避震要点包括哪些 ( ABCD )
A、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
B、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
C、抓住桌腿等牢固物体
D、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不要随便点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物品
1. 关于烧伤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 ACD )
A、不能采用冰敷治疗烫伤,冰会损伤已经破损的皮肤导致恶化
A、 需将水泡弄破,促进愈合
C、不要随便涂抗生素药膏或者油脂,黏糊糊的物质容易沾染脏东西
D、不能强行移除伤口处的衣服,必要时剪开
2. 自然灾害的特点包括( ABCD )
A、种类多 B、频度高 C、分布广 D、损失大
3. 手卫生方法包括( ABD )
A、洗手 B、卫生手消毒 C、内科手消毒 D、外科手消毒
4. 突发公共事件包括( ABCD )
A、 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 C、公共卫生事件 D、社会安全事件
5. 下列哪些要怀疑脊柱损伤的可能( ABCD )
A、机动车事故中的受伤者 B、超过站立高度的地方坠落
C、外伤后颈部或背部疼痛 D、外伤后主诉肢体麻木无力感
6. 通过哪几个表现判断患者发生心跳骤停 ( ABC )
A、 意识丧失 B、呼吸停止 C、 动脉搏动消失 D、 瞳孔缩小
7. CPR流程包括 ( ABC )
A、胸外按压 B、开放气道 C、 人工呼吸 D、 查看伤情
8. 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包括( ABCD )
A、发病与特定的食物有关B、潜伏期短,来势急剧,呈爆发性
C、临床表现基本相似 D、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性
9. 关于触电的危害性,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BD )
A、一侧上肢至另侧上肢, 通过胸部<一侧下肢至另侧下肢
B、一侧上肢至另侧上肢, 通过胸部>一侧下肢至另侧下肢
C、 躯干左侧<躯干右侧
D、躯干左侧>躯干右侧
10. 下列哪些不属于食物中毒( ABCD )
B、食源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和寄生虫病、人畜共患病
C、食物过敏
D、摄入某些有毒有害物质引起的以慢性毒害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单选:
1. 火灾产生的大量烟雾和多种毒气,对人的危害是( D )
A、可能被烧伤或烫伤 B、使人视力收到损害
C、 逃生时容易摔倒受伤 D、极易使人窒息
2. 预防细菌性痢疾有效的办法有( C )
A、吃新鲜的瓜果、蔬菜不用洗 B、只吃家里的剩菜剩饭
C、保证饮食卫生,加强体育锻炼 D、养成饭后便前洗手的习惯
3. 腰椎骨折的病人搬运方法应该( D )
A、扶着走,送往医院 B、背着送往医院
C、坐在车上,慢慢送往医院 D、3—4人平抬放在门板上,加以固定送往医院
4. 正常人的呼吸每分钟为( C )
A 、5-10 B、10-15 C、15-20 D、20-30
5. 以下哪项措施无法防止晕车、船( A )
A、吃的多些 B、充足的睡眠
C、乘车前半小时服用乘晕宁 D、与同行其他游客多聊天,分散注意力
6. 下列哪类食物不是低血糖游客的首选( )
A、糖果 B、冷盐水 C、巧克力 D、饼干
7. 闻到浓烈的煤气、天然气异味,应立即( A )
A.打开门窗,关掉煤气、天然气阀门 B.开灯查看,确认煤气、天然气泄漏位置
C.打开抽风机,排走煤气、天然气 D.打电话报警求助
8. 现场心肺复苏的三个步骤是 ( C )
A、打开气道、口对口吹气、胸外心脏按压
B、口对口吹气、胸外心脏按压、打开气道
C、胸外心脏按压、打开气道、口对口吹气
D、口对口吹气、胸外心脏按压 、打开气道
9. 动脉血管出血颜色为( B )
A、 暗红色 B 、鲜红色 C、 鲜红变为暗红 D、暗红变为鲜红
10. 因外伤出血引起的休克,应立即先行( B )
A、人工呼吸 B、止血 C、胸外按压 D、搬运
11. 大面积烧伤或有休克征兆的烧、烫伤病人,应准备些( B )补充体液
A.葡萄糖 B.淡盐水 C、温水 D、汽水
12. 抢救伤员最常用的体位(C )
A、俯卧位 B、侧卧位 C、仰卧位 D、膝胸位
13. 下列哪项不是伤口包扎的目的( A )
A、止痛,缓解伤员紧张情绪 B、使伤口与外界环境隔离,减少污染
C、加压包扎可以止血 D、脱出的内脏纳入伤口,以免内脏暴露在外加重损伤
14. 创伤的急救,必须遵守“三先三后”的原则,对于出血的伤员应该( B )
A、先搬运后止血 B、先止血后搬运 C、先送医院后处置 D、先搬运后送医院
15. 对于受伤人员进行急救的第一步是( A )
A、观察伤者有无意识 B、对出血部位进行包扎 C、进行心脏按压 D、立即送医院
16. 对于胸部有破口、肺部漏气的开放性气胸,以下方法中,正确的急救方法是( B )
A、保持原状 B、用灭菌纱布填塞伤口,并包扎
C、“U”型(仅3面)闭合伤口 D、对伤口进行消毒
17. 发生开放性骨折后,现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
A、必须先将骨折断端还纳后,再止血、包扎、固定 B、先止血,再固定,最后包扎
C、立即复位后,再止血、固定、包扎 D、先止血、再包扎、最后固定
18. 物体刺入眼睛中,以下措施中,正确的方法是( D )
A、马上把刺入物拔出,进行止血包扎 B、用纸杯等物盖在眼睛上,保护眼睛不受触碰 C、不进行任何处理,立即送医院急救 D、立即去除穿刺物外露的部分并立即转运患者
19. 中暑急救错误的是( B )
A、立即挪患者至通风阴凉处 B、大量饮水
C、进入有空调或电风扇的房间 D、用冰袋降温
20. 指压止血法是现场急救最常用的止血方法,但不适用于人体哪个部位的出血( C )
A、头 B、面 C、胸 D、四肢
21. 腹部外伤,肠外溢时,现场处理原则是( C )
A、将肠管送入腹腔后,再用敷料盖住伤口 B、直接用三角巾做全腹包扎
C、盖上碗后,再用三角巾包扎 D、不做任何处理
22. 双人CPR时,双方多久交换一次 ( C )
A 每6个周期 B 每5个周期 C 每4个周期 D 每3个周期
1. 触电现场救护时,对于高压触电患者,切断电源前,与患者应保持多远距离 ( A )
A 、8米以上 B 、10米以上 C 、18米以上 D、 20米以上
2. 被少量强酸、碱烧伤,立即用纸巾、毛巾等蘸吸,并用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烧伤局部,冲洗时间应为多久( B )
A 10分钟以上 B 15分钟以上 C 20分钟以上 D 25分钟以上
3. 根据烧伤分级,临床表现为剧痛,感觉过敏,有水泡,泡皮剥脱后,可见创面均匀发红,水肿明显,属于哪一级 ( B )
A、 I度 B、 浅II度 C、 深II度 D、 III度
26. 心肺复苏之父是( A )
A、彼得·沙法 B、考恩 C、海姆立克 D、戴维皮特
27. 人脑组织只占体重的2%,所需氧量却占全身需氧量( C ),葡萄糖消耗量占( )。
A、30% 65 B、60% 35% C、25% 65% D、65% 25%
28. 应将中暑患者置于空调房间,温度不宜太低,保持在( D )
A、25℃~27℃ B、20℃~23℃ C、18℃~22℃ D、22℃~25℃
29. ( B )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即意识完全丧失,对外界刺激失去正常反应,但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血压和体温尚存。
A、淡漠 B、昏迷 C、谵妄 D、嗜睡
30. 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呼出的气体程( C )
A、烂苹果味 B、恶臭味 C、大蒜味 D、黄酒味
1. 下列哪项不是现场急救原则(D )
A、先排险后施救 B、先救命后治伤 C、先重伤后轻伤 D、先疏导后救伤
2. 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 B)
A、80-100次/分; B、100-120次/分; C、120-140次/分 D、60-80次/分
3. 201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 A )
A、双乳头中点、胸骨中下1/3交界处 B、心尖部
C、胸骨中段 D、胸骨左缘第五肋间
4.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C )
A、胸廓前后径的一半 B、4-5 cm C、5-6 cm D、6-7cm
5. 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实施者交换按压操作的时间间隔为(D )
A、5分钟 B、3分钟 C、10分钟 D、2分钟
6. 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A )
A、仰头举颏法 B、双手推举下颌法 C、托颏法 D、环状软骨压迫法
7. 导致多发伤病人死亡的首要因素是( A )
A、颅脑损伤 B、胸部损伤 C、四肢骨盆 D、脊柱脊髓损伤
8. 对于以室颤所致心脏骤停患者,下列哪项治疗措施是最主要的( D )
A、紧急呼救 B、心脏胸外按摩 C、心前区叩击 D、电除颤
9. 判断心脏骤停最可靠的指标是( B )
A、突然的意识丧失 B、大动脉搏动消失 C、瞳孔散大固定 D、心音未闻及
10. 关于胸外心脏按压,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应置患者于硬板支撑物之上
B、按压的方式应以冲击式为宜
C、按压胸壁的幅度为5~6cm
D、现场复苏时按压次数与通气比为30:2
11. 胸外心脏按压方法的不正确可导致( )
A、血气胸 B、肋骨骨折 C、心脏损伤 D、以上都可能
12. 脊柱骨折的正确搬运法(C )
A、单人搀扶 B、双人搀扶 C、平卧式 D、背负
13. 长期较小剂量接触毒物可引起( B )
A、急性中毒 B、慢性中毒 C、重度中毒 D、中等中毒
14. 中毒的卫生预防措施不包括( )
A 、加强防毒宣传 B、 防止误食毒物或用药过量 C、 加强毒物管理
D 、日常普及使用解毒药,预防地方性中毒病
15. 下列哪项不属于公共卫生事件( D )
A、传染病疫情 B、职业危害 C、食品安全 D、经济安全事件
17. 正常人的呼吸每分钟为( C )
A 、5-10 B、10-15 C、15-20 D、20-30
简述题:
1. 如何判断心肺复苏有效?
面色转为红润;眼球活动,手脚抽搐开始呻吟等;触摸到规律的颈动脉搏动;双侧瞳孔缩小
2. 请简述坠落伤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1、坠落高度(下降速度)2、着地姿势 3、撞击表面的结构 4、坠落过程有无阻挡
3、请简述根据伤情分类表,将患者分为几类,分别以哪种颜色表示,各代表何种程度的伤情。
分为第一优先、第二优先、第三优先和死亡患者;分别以红色、黄色、绿色和黑色表示;红色代表为重伤,黄色代表重伤、绿色代表轻伤,黑色代表致命伤
4、请简述胸外按压的要点包括哪些。
1、按压频率(Frequency )≥ 100 次/分钟,且≯ 120次/分钟;2、按压深度(depth )≥ 5 厘米,且≯ 6厘米;3、胸廓充分回弹;4、避免中断:不超过10秒